发表于:2022-05-13
随着互联网、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加速应用,推进“智慧工地”建设已成为推动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、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、实现施工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。
“智慧工地”基于BIM(建筑信息模型)+AI(人工智能)智能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,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,集成安全、质量、绿色施工、劳务实名制等多个管理模块,支撑现场管理、互联协同、智能决策、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协助完成监督和管理工作,全方位监控施工现场,形成信息化、数字化、可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。
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让工地长了“眼睛”“耳朵”“鼻子”,看得见违章、听得见噪音、嗅得到隐患,实时精确把控施工现场脉络。笔者总结了现有“智慧工地”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,“智慧工地”为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了全方位的“安全感”。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智慧工地如何为AR+VR安全教育保驾护航。
症结:有人曾将传统的工地现场安全教育笑称为说教式教育“老三样”——读规章制度、看事故视频、签名,没有跟实际相结合,施工从业人员无法亲身感受违规操作带来的危害,难以对安全生产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,安全防范意识低。
护航:采用虚拟现实技术,培训人员“亲历”施工安全事故,敲响安全警钟。在传统工地安全教育见效较差的情况下,VR、AR、3D与工地结合在一起,成为工地安全教育的一种手段。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,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、项目负责人、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,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等重点内容,建造安全教育智慧培训系统。
在工地施工现场设置工地VR智能安全教育体验馆,采用成熟的VR、AR、3D技术,结合电动机械,考量工地施工的安全隐患,以三维动态的形式创建与现实类似的环境,3D模拟出工地施工场景和险情。
VR安全体验、虚拟消防灭火系统、安全教育魔盒……培训人员通过佩戴VR眼镜等设备,沉浸式、可互动式进行现场漫游、熟悉建筑构件、了解施工流程,“亲历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,掌握相应防范要点和应急措施,加深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和感受。